ik明星论坛_最火热娱乐明星资源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发新帖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图文转载] 全靠同行衬托:宗室为何没有拖垮清朝财政?[3P]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atoutou  超级版主  2024-4-8 10:36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全靠同行衬托:宗室为何没有拖垮清朝财政?|文史宴

以下文章来源于文史金古 ,作者文史金古

上次的文章(这,可能是崇祯干过的唯一的好事)说到了明朝的宗室奉养制度,并将其作为明亡的两大原因之一。



一开始,我在里面说,万历末期,宗室支出达到53%,而赈灾支出不到11%。今天核对表格,我记错了,实际上赈灾支出不足0.5%(昨天已经在那篇文章修改),见下面的表格的最后一行(1602年)。



明朝宗室不仅可以无限消耗民脂民膏,而且不受一般法律约束,一些宗室因此可以在封地为非作歹,欺男霸女,残害无辜。除了极少数因为造反或闹得太出位而被除名的之外,大多数没有受到实质性处罚。这样的朝廷活该被农民起义推翻。



有人会说,清朝也养宗室,为什么没把清朝吃垮?



答案很简单:清朝绝大部分宗室的嫡长子是“降级世袭”,而明朝所有宗室的嫡长子都是“世袭罔替”。



这里先说嫡长子制度。正妻的儿子是嫡子,嫡子中最大的是嫡长子;妾(包括“平妻”)的儿子是庶子。



明朝宗室的继承与皇位继承的制度一样,都是嫡长子制度。明朝宗室死后,有嫡子就给嫡长子继承,没有嫡子就给长子继承,而且嫡长子或长子继承的是原来的爵位:郡王的继承人还是郡王,郡王的其他儿子才会降一等封爵(“一子承袭,余子降等”)。



清朝大部分皇帝不规定嫡长子继位,而是秘密立储。但是,宗室的宗室依旧是嫡长子继承制度。



“注意了哈!”(被B站“科普”类营销号洗脑了)清朝宗室的继承人,哪怕是嫡长子或长子,也只能降一级封爵,这样就导致后代的所有子孙得到的待遇不断降低。



清朝宗室有十四个等级,仅有亲王与郡王中的极少数“铁帽子王”可以世袭罔替,其他所有的前八个等级的所有宗室都是一级一级递降继承,后面的低等级宗室才世袭罔替。



整个清朝只有十二个铁帽子王,八个是开国功臣(礼亲王代善、郑亲王济尔哈朗、睿亲王多尔衮、豫亲王多铎、肃亲王豪格、庄亲王硕塞、克勤郡王岳托、顺承郡王勒克德浑),四个是后来的皇帝封的(怡亲王胤祥、恭亲王奕訢、醇亲王奕譞、庆亲王奕劻)。外加一个破格封赐的“铁帽子王”僧格林沁,也就十三个。



除了铁帽子外,即使是其他亲王,传了八代后,嫡系后代也降到第九级。至于那些一开始五六级的,三四代后就降到九级了。



而且,即使是铁帽子王,也不能保证真的可以世袭罔替,因为铁帽子王自己或后代会因为权斗或犯罪而被处死并削除爵位:初代肃亲王豪格被整死,初代睿亲王多尔衮死后被削除爵位(后来被恢复);世袭的郑亲王端华与世袭的怡亲王载垣因罪被赐自尽,王爵被削。



明代所有宗室都是铁帽子王。不管继承多少代,嫡系都是同等级继承,亲王的嫡系子孙永远是亲王,郡王的嫡系子孙永远是郡王。除非犯了重罪或没了子孙被除名,或者王朝覆灭,大家一起玩完。



待遇与等级直接挂钩。清朝这样的降级继承大大减轻了宗室支出。统观整个清朝,93%以上的宗室是闲散宗室,虽然也从朝廷拿到俸禄与婚娶丧葬的补贴,但造成的负担的比例依然明显低于明朝养宗室的支出比例。



对比一下明朝,任何宗室,只要被登记入册,都有不低甚至非常高的俸禄。虽然也有部分远支宗室被拖欠俸禄,但那只是“部分”,而且是“远支”。晚清经济变差后,也有很多宗室拿不到足额的俸禄。



明朝亲王也不足百人,这些亲王虽然世袭罔替,但也还不至于把国家吃垮。不过,加上指数式增加且世袭罔替的其他宗室,就把国家财政拖垮了。清朝因为宗室制度没那么变态,因此没有被宗室支出拖垮。



实际上,宗室是特权阶层,清朝的宗室负担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负担,因此这样的改革不见得多高明,但奈何有个蹩脚无比的同行陪衬。



清朝入关,问鼎中原后,除了搞剃发令和文字狱这两种丧心病狂、遗臭万年的事之外,很多方面确实吸取了明朝的教训。比如改进了宗室制度,防止了太监干政等。



如果不是列强这个外部原因,清朝可能还会至少苟个几十年甚至更久。如果采用明朝的宗室制度,清朝可能都挺不过咸丰那一朝就会直接被太平天国给“献”了。



也有人“论证”说清朝宗室支出是明朝八倍。要知道,明末宗室支出已经超过财政支出的一半,如果这个八倍指的是比例,那么清朝宗室支出就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是四倍,剩余的三倍支出是由八国联军来提供吗?



如果清朝宗室支出的绝对数量可以达到明朝的八倍,那只能说明清朝GDP比明朝强太多了。但同一个人还夸耀明末繁荣。没错,“繁荣”到西北饥民蜂起,中原赤地千里,东南不堪重负。



关于清朝宗室,还有一种说法:清朝还规定宗室不得离开北京城,那才是养猪。



如果真这样,北京城早就扩大到六环之外了。实际上,只有“入八分”的前八个等级宗室不能离开北京,“不入八分”其他等级的所有宗室可以自由离开北京,爱去哪去哪,别私自跑到关外即可。



嘉庆还曾经把一些沦为二流子的闲散宗室送到盛京,但他们中的一部分还使劲往北京跑,嘉庆也就只能睁一眼闭一眼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
评分

参与人数 6坛币 +17 收起 理由
银河中的小星星 + 3 谢谢分享!
7531lam + 3 谢谢分享!
sunzongji + 3 谢谢分享!
toyotalee + 3 谢谢分享!
DrColorwolf + 2 谢谢分享!
刘婧 + 3 谢谢分享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
2#
DrColorwolf  LV5  2024-4-8 11:04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
八旗子弟,开国时一个高贵的名词,亡国时却已经成了一个代表混吃等死的成语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坛币 +3 收起 理由
atoutou + 3

查看全部评分

3#
银河中的小星星  LV7  2024-4-8 15:25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
八旗子弟在清朝开国时是改朝换代的强大动力之一,在清朝亡国时也是导致清朝更快灭亡,改朝换代的原因之一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坛币 +3 收起 理由
atoutou + 3

查看全部评分

4#
 楼主| atoutou  超级版主  2024-4-8 17:11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
银河中的小星星 发表于 2024-4-8 15:25
八旗子弟在清朝开国时是改朝换代的强大动力之一,在清朝亡国时也是导致清朝更快灭亡,改朝换代的原因之一。 ...

个人浅见,既不是强大动力,也不是灭亡原因。

作为工具人,八旗士兵只是努尔哈赤及其子孙实现做皇帝的炮灰而已。

清朝灭亡原因种种,从咸丰出逃热河、慈禧出西安导致清廷逐步丧失对地方行政控制,

再到湘军、淮军崛起,逐步丧失对地方军事控制等等。
发新帖
违规回帖将扣分,重则禁言、锁IP段      优雅用语,摒弃粗俗      回贴至少十个中文字      每主题限回帖一次 (讨论除外)
严禁复制他人、千篇一律、灌水回帖,例子: 坐沙发、非常喜欢、谢谢分享、支持楼主、再来、图不错、好:) :)、赞赞赞!!!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